心率监测手表市场调研: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QYResearch
QYResearch发表的心率监测手表市场调研报告,这份报告覆盖了市场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了心率监测手表行业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可穿戴医疗设备是指可以直接穿戴于身体上,具有体征监测、疾病治疗或给药等医学功能的电子设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的发展,可穿戴医疗设备可在软件支持下感知、记录、分析、调控、干预甚至治疗疾病或维护身体健康,克服了传统医疗设备的弊端。
从目前上市的可穿戴医疗设备来看,其产生途径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条路线是普适性可穿戴医疗设备,在日常生活常用穿戴物品中融入具有医疗级感知、数据记录、传输、干预或治疗等功能的电子设备,使其除具备传统消费品功能外,还具有特定的医疗功能;另一条路线是专业性可穿戴医疗设备,将传统医疗器械改进,使其向可穿戴、便携、智能方向发展,在实现可穿戴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其感知、数据记录、传输、分析以及干预调控等智能化功能。
在专业性可穿戴医疗设备方面,国际医疗器械巨头在科学技术、资金、创新理念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较容易上市创新产品,美敦力、飞利浦等企业在可穿戴医疗设备领域已有较深的布局。国内企业方面,传统医疗器械企业九安医疗已有可穿戴产品获批上市,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可穿戴医疗设备创新企业,如乐普智芯、质子科技、智柔科技等企业均有相关产品已获批上市。
全球物联网应用增长态势明显,万物互联时代开启。在这一大趋势之下,随着接入物联网的智能设备的增多,渗透的应用领域也将越来越多,对人们生活的塑造和改变也将越来越显著。可穿戴设备作为接入物联网的重要组件,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社会活动的放开,人们在疫情期间积累的对于健康的关注将会有所增加。除了对自身运动步数、心率的关注外,很多人也开始关注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虽然目前智能手表还无法提供医学标准的生理指标测量,但是这也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中国智能手表市场2022年第三季度出货量1080万台,同比增长1.8%。与之相对,中国智能手环市场2022年第三季度同比下降15.6%,出货量仅为389万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2021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005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4.2%。由于智能手环具有血压、血糖、心率等方面的健康监测功能,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带动心率监测手表行业的发展。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观念深入人心。尤其是都市年轻人,收入水平高,线上消费能力较强,他们平时工作强度较大,亚健康群体比重高,健康管理的意识不断养成,智能手表和手环的线上健康监测功能正迎合了这样的健康管理需求。从健身人数上看,我国健身人数规模从2015年的1.6亿人迅速增长至2021年的3.03亿人,期间年均复合增速为11.23%。
大部分消费者选择心率监测手表主要也是为了对自我身体健康进行管理功能,因此行业产品可以在健康功能上进行拓展,瞄准不同的人群需求,精准发力,深耕细作,使心率监测手表的功能更加细化,持续拓展健康信息的广度,打造新的竞争力。
据预计,2023年成人智能手表将呈现恢复性增长,出货量将增长3.5%。目前看来,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人们对于智能手表这类的手机附件的消费力也在逐渐恢复。另外经过疫情的阶段,人们对于健康状态的关注也会增强,包括血氧、血压、体脂等指标的检测,随着传感器的技术不断提升,也一定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智能手表上,这一领域也将会持续获得上升的动力。
以上数据参考QYResearch出版的市场调研报告《2023-2029全球与中国心率监测手表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我们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市场调查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IPO咨询、商业计划书等服务,尤其是化工和机械领域构筑了为客户解决统计局、海关、协会等官方单位无法统计到的细分产品数据,这也是在行业内始终处于不可动摇的专业优势的理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