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图标

在线客服

粘胶基碳毡(石墨毡)市场分析:预计2031年全球市场销售额将达到5.57亿美元--QYResearch

发布日期:2025-11-17


根据QYResearch最新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粘胶基碳毡/石墨毡市场规模达3.64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增长至5.5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2%。其中,中国市场凭借新能源产业扩张与高端制造升级,成为全球增长核心引擎。本报告从定义、供应链结构、市场竞争格局、政策驱动及技术趋势等维度展开分析,结合产业链上下游动态,预测未来六年行业将呈现“技术突破驱动高端化”与“应用场景多元化”双轨发展趋势。


 粘胶基碳毡(石墨毡)市场分析


一、行业定义与产品分类


粘胶基碳毡/石墨毡是以粘胶纤维为前驱体,经碳化(800-1500℃)与石墨化(2200-2500℃)工艺制备的高性能碳材料。根据物理形态与性能差异,产品分为两大类:


粘胶基碳毡:碳化后含碳量≥95%,具有低热导率(0.06-0.12W/m·K)、高阻燃性,广泛应用于高温炉隔热、真空烧结炉衬及航天热防护领域。


粘胶基石墨毡:石墨化后含碳量≥99%,兼具耐高温(非氧化气氛下达3000℃)、耐腐蚀及优异导电性(电阻率≤15mΩ·cm),主要服务于液流电池电极、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GDL)及电磁屏蔽材料。


技术对比:聚丙烯腈基(PAN基)产品因强度高、抗氧化性强占据主流市场(中国占比超60%),而粘胶基产品凭借柔性优势在特定场景(如曲面隔热)中不可替代。


二、供应链结构与上下游分析

  1. 上游原材料:粘胶纤维与碳化设备

粘胶纤维:全球产能集中于中国(占比72%)、印度及东南亚,价格受棉花周期波动影响(2024年均价约1.8万元/吨,同比-3.2%)。


碳化/石墨化设备:高温炉技术壁垒高,德国SGL Carbon、日本吴羽化学占据高端市场,国产设备(如湖南金博碳素)在中低端领域实现进口替代。

  1. 中游制造:工艺差异化竞争

碳化工艺:连续式碳化炉提升效率(产能利用率达85%),但初期投资高(单线超5000万元)。


石墨化工艺:化学气相沉积(CVD)涂层技术可降低灰分(从0.5%降至0.05%),延长液流电池电极寿命。

  1. 下游应用:新能源与高端制造双驱动

新能源领域:


液流电池:2024年全球装机量达8.2GWh,粘胶基石墨毡作为电极材料占比超40%,单GW需求量约120吨。


氢燃料电池:石墨毡基GDL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渗透率提升至28%(2024年数据)。


高端制造领域:


半导体:单晶硅炉热场材料需求年增15%,粘胶基石墨毡因低杂质特性(金属含量<50ppm)成为首选。


航空航天:高超声速飞行器隔热层需求爆发,2024年市场规模达2.3亿美元,CAGR为12.7%。


三、市场竞争格局与核心厂商分析

  1. 全球市场:三级梯队分化明显

第一梯队(市场份额合计42%):


SGL Carbon(德国):液流电池电极领域市占率35%,2024年营收2.1亿美元,同比增长9%。


Morgan Advanced Materials(英国):航天隔热材料技术领先,产品通过NASA认证。


Kureha(日本):沥青基石墨毡占全球高端市场60%份额。


第二梯队(市场份额合计28%):


Sinotek Materials(中国):PAN基石墨毡产能达1500吨/年,成本较进口产品低22%。


Mersen(法国):燃料电池GDL专利数量全球第一(持有127项)。


第三梯队(中国本土企业):


甘肃郝氏炭纤维:西北地区龙头,2024年光伏领域销量同比增长34%。


安徽弘昌新材料:预氧纤维石墨毡技术突破,应用于液流储能电池系统。

  1. 区域竞争:中国引领增量市场

北美:2024年市场份额21%,依托特斯拉Megapack储能项目拉动需求。


欧洲:市场份额19%,受氢能战略推动,燃料电池领域年增18%。


中国:市场份额38%,2024年新能源领域需求占比达67%,预计2031年全球占比将升至45%。


四、政策驱动与技术趋势

  1. 政策红利释放

中国:“双碳”目标下,工信部《新材料产业指南》明确石墨毡作为关键战略材料,给予税收减免(增值税即征即退70%)及研发补贴(最高达项目投入30%)。


欧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对本土生产的燃料电池组件提供9美元/kW税收抵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倒逼进口产品碳足迹降低。

  1. 技术突破方向

材料纯度提升:超高温石墨化(3000℃)技术将灰分降至0.01%,满足半导体级需求。


复合结构创新:碳纤维-石墨毡层压材料抗冲击强度提升3倍,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喷管。


智能化生产:AI视觉检测系统降低次品率(从5%降至0.8%),单线产能提升40%。


五、市场动态与增长驱动因素

  1. 需求端:新能源革命深化

液流电池:2024-2031年全球装机量CAGR达31%,驱动石墨毡电极需求年增19%。


氢能经济:欧盟2030年绿氢产能目标500万吨,带动燃料电池GDL需求超10亿美元。

  1. 供给端:产能向中国集中

中国产能占比:2024年达62%,预计2031年升至70%,主要企业包括中钢吉炭、方大炭素等。


技术壁垒:高端产品(如半导体级石墨毡)仍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足30%。

  1. 风险与挑战

原材料价格波动:粘胶纤维价格受棉花周期影响,2024年Q3涨幅达12%。


贸易壁垒:欧盟对华石墨产品征收17.4%反倾销税,影响出口企业利润。


六、行业前景预测(2025-2031)


市场规模:全球市场将从2025年4.1亿美元增至2031年5.57亿美元,中国占比提升至45%。


产品结构:硬质石墨毡占比将从2024年65%升至2031年72%,软质产品向高附加值领域渗透。


应用场景:


新能源:液流电池与氢燃料电池需求占比将超60%。


航空航天:高超声速飞行器隔热材料需求年增25%。


竞争格局:中国本土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如CVD涂层)抢占高端市场,全球CR5集中度预计从2024年61%降至2031年54%。


七、投资建议与策略


技术导向型投资:关注具备超高温石墨化、复合结构工艺的企业(如安徽弘昌新材料)。


下游绑定策略:与液流电池龙头(如大连融科)、氢能企业(如Bloom Energy)建立长期供应协议。


区域布局优化:在甘肃、内蒙古等低碳电价地区建设生产基地,降低石墨化成本(电费占比从35%降至28%)。


2025-2031全球与中国粘胶基碳毡/石墨毡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中,QYResearch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粘胶基碳毡/石墨毡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20至2024年,预测数据为2025至2031年。


 


 

contactUs

CONTACT US

服务热线:

邮箱地址:

最新资讯

title 人工智能(AI)在农业育种行业的应用现状与商业化前景
title 全球城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市场稳步增长,2031年规模将突破900亿元
title 汽车座舱舒适系统市场迎来高速增长,2031年全球规模预计突破百亿美元
title 全球井下装载机市场稳步增长,2031年规模预计达6968万美元
title 电子机械制动(EMB)系统迎来爆发前夜,2031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亿美元
title 橡胶助剂母胶粒市场迎来绿色升级,2031年全球规模将达191亿元
guangGao

最新资讯

title 人工智能(AI)在农业育种行业的应用现状与商业化前景
title 全球城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市场稳步增长,2031年规模将突破900亿元
title 汽车座舱舒适系统市场迎来高速增长,2031年全球规模预计突破百亿美元
title 全球井下装载机市场稳步增长,2031年规模预计达6968万美元
title 电子机械制动(EMB)系统迎来爆发前夜,2031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亿美元
title 橡胶助剂母胶粒市场迎来绿色升级,2031年全球规模将达191亿元
contactUs

CONTACT US

服务热线:

邮箱地址:

guang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