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服务器 PCB 市场规模将达 120.8 亿美元,6.7% 增速背后的机遇与挑战--QYResearch
AI服务器PCB中的印刷电路板 (PCB) 是基础电子平台,用于连接和支持人工智能计算工作负载所需的处理器、内存、加速器和电源管理系统。在人工智能服务器中,PCB 的设计考虑了高速信号传输、高功率密度和热管理,以满足 GPU/TPU 集群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
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AI服务器PCB市场报告2025-2031”显示,预计2031年全球AI服务器PCB市场规模将达到120.8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7%。
全球范围内,AI服务器PCB主要生产商包括广合科技, 健鼎科技, 金像电子等,其中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48.2%的市场份额。
主要驱动因素:
AI 优化服务器需求激增
生成式 AI 和 AI 驱动型工作负载的爆炸式增长,推动了对 AI 服务器前所未有的需求。
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扩展
由云巨头运营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正在快速扩张——每个数据中心都需要数千块专用 AI 服务器 PCB。
主要阻碍因素:
高速信号完整性挑战
AI服务器需要支持高速互连(如PCIe 5.0/6.0、CXL、HBM接口),PCB在高速差分信号传输中容易出现串扰、反射、延迟和损耗问题。随着层数和布线密度增加,保持信号完整性和低延迟变得越来越困难。
材料与制造成本高
AI服务器PCB往往需要使用高性能基材(如低Dk、低Df的高速材料、甚至混压材料)、超高层数(20层以上)、精密HDI和盲埋孔工艺。这导致制造成本显著上升,良率也更难保证,限制了大规模应用的性价比。
行业发展机遇:
高速高速互连需求驱动机会
AI服务器需要支持 高速计算与大带宽传输,对PCB提出了 高层数、高速信号完整性、低损耗材料 的要求,例如 超低介电常数(Dk)、低损耗因子(Df) 的高频高速基板。这为 高阶PCB(HDI、SLP、mSAP、任意层互连) 提供了增长机会。
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等分析:
AI服务器PCB的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环节。上游主要包括覆铜板(CCL)、铜箔、树脂、玻纤布等基础原材料,以及钻孔机、蚀刻机、曝光机等PCB专用设备;中游则是各类PCB制造企业,针对AI服务器的高性能需求,重点生产高多层板、HDI板、载板以及高速高频PCB,以满足高速传输、低损耗和高可靠性的要求;下游则应用于AI服务器整机厂商和云计算、数据中心、智能计算平台等终端领域,随着AI训练与推理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对高阶PCB的需求持续上升。
以上数据内容可参考QYResearch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 2025-2031全球与中国AI服务器PCB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QYResearch机构可以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