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生塑料市场报告:2024年规模达170亿美元,2031年将超256亿,CAGR为6.15%--QYResearch
再生塑料是指通过回收和再加工废旧塑料产品而生产的一种塑料材料。该过程包括收集塑料废料、进行分类和清洁,然后将其熔化并重新制成新的树脂颗粒。回收后的塑料可用作各行各业的原材料,用于制造新的塑料产品。将塑料废料回收制成再生树脂的过程有助于减少对原生塑料生产的依赖,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填埋场的塑料垃圾,并促进更可持续的循环经济。
再生塑料是指通过将废塑料回收、清洗、分选等预处理后,经熔融造粒、改性等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重新制成塑料原料,应用到纺织、食品饮料包装、家居建材等领域,是塑料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再生塑料产业链主要分为前端塑料回收、中端塑料再生和后端再生塑料利用三个环节。其中,前端包括专业回收商和社区回收点等;中端参与者包括运营商、设备商等;后端再生塑料利用环节参与者众多,包括各品类塑料制品的制造商。
据QYResearch最新调研,2024年,中国再生塑料市场规模为170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达到256.48亿美元,预测期内(2025-203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15%。
再生塑料由塑料废料制成。废塑料从回收点收集,然后经过机械回收系统的分选、清洗和造粒工序,制成再生塑料颗粒。再生塑料可用于包装、建筑、纺织纤维/服装、景观/街道设施等各个领域。包装和消费品是再生塑料最大的应用领域,2024 年的市场份额为37.46%。
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加上政府和企业的环保倡导,再生塑料市场持续扩张。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使用再生塑料材料,以减少对原生态材料的依赖。2024 年中国再生塑料实际消费量约为1920 万吨,较2023 年增长5.39%。
再生塑料市场高度分散,且以中小企业为主。作为全球最大的再生塑料产区,中国市场上拥有众多企业。在中国市场,排名前十的再生塑料企业分别是威立雅华菲集团、金发科技、东方盛虹、玖隆再生科技、海利环保科技、江苏海科纤维、兴科化纤、优彩环保资源科技、仪征市仲兴环保科技、广东秋盛资源,这十家企业在2024年将占据中国10.54%的市场份额。
尽管再生塑料市场增长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与原生树脂的价格竞争。近年来,随着原生树脂价格倒挂以及中国、印度等国家实施垃圾和废料进口禁令,国际市场上聚酯废料的回收成本上升,限制了再生塑料市场的发展。同时,再生塑料材料的生产和加工成本可能高于传统的原生树脂,这将影响一些企业的选择。此外,消费者对再生塑料的认知和接受度也是一个挑战,需要开展更多的宣传和教育。尽管如此,世界各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积极的立法和政策措施,鼓励企业使用再生塑料。这些政策包括降低废物处理成本、提供税收优惠和制定强制性回收标准。
年份 |
政策/标准名称 |
部门 |
涉及再生塑料的要点 |
2020年 |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新版)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加强对塑料制品特别是日化产品中塑料微珠使用的限制;推动固废分类与资源化利用。 |
2020年 |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
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 |
明确治理目标: 2020年起限制部分塑料制品使用; 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 推动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规范化、集中化和产业化; 完善再生塑料质量控制和用途规范。 |
2021年 |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 |
国家发改委等 |
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加强塑料垃圾回收与再生利用,推动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 |
2024年 |
《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
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 |
推进绿色设计标准建设,健全回收利用标准体系: 完善再生材料质量和使用标准; 提升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标准; 加大循环利用标准供给。 |
2024年 |
《塑料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第1部分:PET材料《塑料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第2部分:HDPE材料等11项标准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入选2024年和2025年国家重点标准制修订项目清单,为再生塑料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提供标准化指引,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
资料来源:第三方资料、新闻报道、业内专家采访及QYResearch整理研究,2025年
更多行业分析详情参考QYResearch报告出版商最新发布的《中国再生塑料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完整版。
QYResearch北京恒州博智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提供的服务范围涵盖了市场调查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IPO咨询以及商业计划书等多个关键领域。在市场调查报告方面,其研究团队深入挖掘市场数据,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分析,为客户提供准确、全面的市场现状和趋势信息,帮助企业了解目标市场的规模、增长潜力、竞争格局等关键要素。市场研究报告则更加注重对特定行业或细分市场的深度剖析,从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法规、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