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永磁材料市场报告:预计到2031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270 亿美元--QYResearch
永磁材料作为现代工业体系中的关键功能性材料,凭借其强磁性和长期保磁特性,在电子、能源、交通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类材料被定义为具有很强磁性,且在撤去外磁场后能长期保持磁性的 “硬磁材料”,其独特的磁性能为各类设备的小型化、高效化提供了核心支撑。根据 QYResearch 调研数据,2024 年全球永磁材料市场规模已达到 192 亿美元,预计到 2031 年将增长至 270 亿美元,展现出稳定的增长潜力,成为磁性材料领域的核心细分市场。
一、产品分类:稀土与铁氧体构成市场主体
全球永磁材料市场主要由两大品类构成,即稀土永磁材料和铁氧体永磁材料,两者凭借差异化的性能和成本优势,覆盖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稀土永磁材料以其极高的磁能积和 coercivity( coercivity coercivity 矫顽力)成为高性能领域的首选,主要包括钕铁硼、钐钴等品种。其中钕铁硼永磁材料因磁性能优异、成本相对可控,占据稀土永磁市场的主导地位,广泛应用于高端制造领域。
铁氧体永磁材料则以钡铁氧体和锶铁氧体为代表,虽然磁性能低于稀土永磁,但具有成本低、耐腐蚀、稳定性好等特点,在中低端应用领域占据重要份额。从市场结构来看,稀土永磁凭借性能优势成为市场主流,2024 年市场规模占比接近 80%,铁氧体永磁则占据剩余 20% 左右的市场份额,这种 “稀土主导、铁氧体补充” 的格局反映了不同应用场景对磁性能和成本的差异化需求。
二、市场规模与增长态势
全球永磁材料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4 年 192 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预计 2031 年 270 亿美元的规模将实现持续扩张。这一增长趋势既源于下游产业对永磁材料的刚性需求,也得益于高性能永磁材料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拓展。尽管市场受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短期调整,但长期来看,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将为市场提供稳定增长动力。
市场规模的增长呈现结构性特征,稀土永磁材料作为增长主力,其市场规模增速高于铁氧体永磁,主要因为高端制造领域对高性能永磁材料的需求增长更快。铁氧体永磁虽然增速相对平缓,但凭借成本优势在传统家电、汽车等领域仍保持稳定需求,支撑整体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三、核心应用:横跨多领域的磁性能支撑
永磁材料的应用领域几乎覆盖现代工业的各个门类,成为众多设备正常运行的核心保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永磁同步电机是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应用能显著提升电机效率和车辆续航里程,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扩张,成为拉动永磁材料需求的第一动力。
在风电设备领域,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采用大量稀土永磁材料,相比传统机型具有效率高、维护成本低等优势,在全球风电装机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需求旺盛。消费电子领域中,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家居设备的传感器、摄像头马达等部件依赖永磁材料实现精密驱动和传感功能,推动小型化、高性能永磁材料的需求。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伺服电机、机器人关节等设备需要高性能永磁材料提供动力和控制精度;能源领域的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磁悬浮列车等高端装备也离不开永磁材料的技术支撑。这些多元化应用场景的需求叠加,形成了对永磁材料的持续拉动。
四、市场驱动: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双重发力
(一)下游高端制造产业快速扩张
全球高端制造产业的快速扩张是永磁材料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新能源汽车、风电、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扩张,直接带动了对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据行业数据显示,每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需消耗数公斤钕铁硼永磁材料,全球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的持续增长成为稀土永磁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风电装机量的逐年提升和工业自动化率的提高,进一步扩大了永磁材料的应用规模。
(二)稀土永磁技术持续突破
技术创新推动永磁材料性能不断提升,拓展了应用边界。稀土永磁材料通过成分优化、晶界调控等技术改进,磁能积、热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指标持续突破,使其能够适应更极端的工作环境,如新能源汽车电机的高温高湿环境、风电设备的户外复杂环境等。同时,永磁材料的成型工艺不断优化,实现了小型化、异形化产品的批量生产,满足消费电子等领域对精密部件的需求,技术进步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支撑。
(三)原材料供应链优化与成本控制
尽管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市场存在短期影响,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优化逐步增强了市场韧性。永磁材料企业通过长期协议锁定原材料供应、布局海外稀土资源、开发稀土替代技术等方式,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生产的影响。同时,规模化生产和工艺改进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提高了永磁材料的性价比,推动其在更多领域的普及应用,支撑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五、未来趋势:高性能化与应用拓展并行
(一)稀土永磁占比持续提升
未来,随着高端制造产业的进一步升级,稀土永磁材料在全球永磁市场中的占比将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向高续航、高功率方向发展,风电设备向大型化、高效化升级,都将增加对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钕铁硼永磁材料作为性价比最高的高性能永磁品种,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二)技术创新聚焦性能升级
永磁材料的技术创新将聚焦于提升性能和降低成本两大方向。通过研发无重稀土或低重稀土永磁材料,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减少对稀缺重稀土资源的依赖;开发耐高温、抗腐蚀的永磁材料品种,适应更极端的应用环境;推动永磁材料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应用,拓展功能边界,技术进步将持续为市场注入增长动力。
(三)区域市场格局优化调整
全球永磁材料市场的区域格局将持续优化,亚洲地区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下游产业集群,将继续保持市场主导地位。中国作为永磁材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在稀土永磁领域的技术和产能优势将进一步巩固;欧美地区则在高端应用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高性能永磁材料的进口和应用。新兴市场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对铁氧体永磁等中低端产品的需求将逐步释放,推动全球市场均衡发展。
在下游产业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全球永磁材料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未来 7 年,从 192 亿美元到 270 亿美元的规模跨越,不仅反映市场的扩张潜力,更体现了永磁材料在全球高端制造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持续提升,为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完整报告内容请参考QYResearch发布的《2025 -2031全球与中国永磁材料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以获取更全面、深入的市场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