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图标

在线客服

2025年三元正极材料市场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QYResearch

发布日期:2025-07-10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作为锂离子电池关键组成部分的三元正极材料,其市场动态备受关注。2025 年,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在复杂的产业环境中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既面临着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也在新兴技术与应用领域中觅得新的增长契机。​

一、三元正极材料概述​
三元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类别,化学式常见为 LiNixCoyMnzO2(NCM)或 LiNixCoyAlzO2(NCA) ,其中 x + y + z = 1 。镍(Ni)、钴(Co)、锰(Mn)或铝(Al)三种过渡金属元素构成其核心,通过巧妙调整元素比例,可对材料性能进行优化,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电池性能的多样化需求。例如,提高镍含量能够提升材料的能量密度,从而增加电池续航里程;而钴元素有助于改善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增强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锰元素则可降低材料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安全性。​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三元正极材料行业的产业链呈现出清晰的层级关系。上游为原材料供应环节,涵盖镍、钴、锰、锂等关键金属矿产,以及前驱体材料、碳酸锂、氢氧化锂等。这些原材料的供应稳定性和价格波动,对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供应影响深远。例如,近年来镍、钴等金属价格受全球矿源分布、地缘政治、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波动较为剧烈,给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产业链中游是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制造环节,代表生产商包括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厦钨新能、长远锂科等企业,它们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和研发新型材料,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产业链下游则是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动飞机、储能、3C 电子、电动工具等行业。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三元正极材料的最大应用市场,其发展态势对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需求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产业现状​
(一)三元锂电池市场潜力巨大​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的双重驱动下,三元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核心动力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良好的低温性能以及较高的安全性,三元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应用价值。

近年来,全球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扩张,进而带动三元锂电池应用需求激增。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三元锂电池应用需求规模已达到 488GWh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储能市场需求爆发以及快充技术突破,预计到 2030 年全球三元锂电池需求量有望突破 800GWh ,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

(二)正极材料市场格局变化​
正极材料在电动汽车电池中占据关键地位,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目前,从装机量来看,LFP(磷酸铁锂)和 NCM(三元)是市场上最主要的正极材料。在价格战的市场背景下,LFP 材料凭借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和成本优势,受到主流动力电池企业的广泛认可,其应用已逐步上探至 15 - 25 万价格区间的中端车型,装机量占比呈逐步上升态势。以比亚迪为例,其多款畅销车型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推动了 LFP 材料在市场中的普及。与之相对,三元材料则通过技术升级,如高镍化、无钴化等方向发展,稳步向 30 万以上价格区间的中高端车型渗透,市场需求逐渐趋于稳定。​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爆发式增长,全球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应用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行业供给水平也在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应用需求规模从 2019 年的 29.3 万吨增长至 97.1 万吨;行业供给规模更是从 2019 年的 32.1 万吨大幅增长至 180.8 万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 LFP 材料在锂电池市场的渗透率不断上升,三元正极材料行业虽仍保持稳步发展,但也面临着产业下游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等问题,行业产能整体利用率持续下滑。2024 年,行业产能利用率已由 2019 年的 91% 下降至 52% ,产业产能过剩规模从 2019 年的 2.8 万吨攀升至 97.8 万吨左右 ,这对行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未来前景分析​
三、企业格局​
当前,三元材料行业整体增速趋缓,但部分中镍高电压厂商却实现了逆势突围,中镍龙头企业的市占率优势显著。统计数据显示,2025 年 1 - 5 月,南通瑞翔依托中镍高压产品,市场份额提升至 25% ,成功反超高镍龙头容百科技;厦钨新能以 6.9% 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五,较 2024 年份额下降 1.2 个百分点 。从产品型号细分市场来看,在中镍主流产品 6 系材料中,南通瑞翔以 67% 的份额占据龙头地位,厦钨新能以 14.4% 的份额位列第二 。​

以容百科技为例,作为一家成立于 2014 年 9 月 18 日,并于 2019 年 7 月 22 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的高科技新能源材料行业跨国型集团公司,其主要从事多元材料、磷酸锰铁锂材料、钠电材料及多元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广泛应用于锂 / 钠电池制造,涵盖电动汽车、电动二轮车、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其核心产品包括 NCM811 系列、NCA 系列、NCMA 系列、Ni90 及以上超高镍系列的正极材料,纯用系列及掺混系列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系列的钠电正极材料以及三元前驱体 。2024 年,容百科技营业总收入为 150.88 亿元,同比下降 33.41%;其中,正极材料销售收入为 143.57 亿元,同比下降 31.53% ,这一数据反映出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四、发展趋势​
(一)高镍化与超高镍化加速推进​
随着新能源汽车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持续攀升,三元正极材料正加速朝着高镍化、超高镍化方向演进。目前,NCM 811 及以上材料已成为市场主流,格林美等企业已成功实现 9 系核壳前驱体的量产,镍含量突破 94% 。这一技术趋势不仅显著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为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通过新型稳定剂和改性工艺的应用,有效降低了高镍材料带来的安全风险,延长了电池寿命。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超高镍材料有望在高端电动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极高的领域实现更广泛应用,成为行业技术竞争的核心方向。例如,在低空飞行器领域,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可助力提升飞行器的续航里程和有效载荷,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

(二)固态电池适配技术带来新机遇​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的加速,为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高镍三元材料因其高能量密度特性,成为固态电池实现 300Wh/kg 以上能量密度的关键材料。容百科技等企业已实现 9 系高镍材料向固态电池客户的稳定供应,半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也已实现吨级出货 。未来,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三元材料企业将进一步优化材料结构,提升离子传导率和界面稳定性,以推动固态电池在高端乘用车、储能系统中的规模化应用。一旦固态电池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将极大地拓展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空间,带动行业新一轮的增长。​

(三)全球化布局应对产能过剩​
面对国内日益增强的产能过剩压力,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纷纷加速全球化布局。以容百科技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已在韩国、波兰建立生产基地,并积极规划在北美建设基地 。通过海外产能扩张,企业能够有效降低贸易壁垒风险,更贴近国际客户需求,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同时,全球化布局有助于企业获取海外优质矿产资源,优化供应链成本,增强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未来,具备国际产能布局和供应链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推动中国三元材料产业从 “大而不强” 向 “全球领跑” 的角色转型,在全球新能源产业格局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2025 年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在复杂的产业环境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全球化布局,行业有望在新兴应用领域和国际市场中寻得新的增长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
contactUs

CONTACT US

服务热线:

邮箱地址:

最新资讯

title 金属磁粉芯:市场现状深度剖析与未来发展趋势前瞻
title 航天测运控系统:航天领域的核心支撑与市场展望
title 半导体用压力计: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测控设备
title 电子差速锁:市场现状洞察与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展望
title 深度剖析:3C涂料——电子制造与消费体验的关键纽带
title 步进电压调节器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前景广阔
guangGao

最新资讯

title 金属磁粉芯:市场现状深度剖析与未来发展趋势前瞻
title 航天测运控系统:航天领域的核心支撑与市场展望
title 半导体用压力计: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测控设备
title 电子差速锁:市场现状洞察与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展望
title 深度剖析:3C涂料——电子制造与消费体验的关键纽带
title 步进电压调节器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前景广阔
contactUs

CONTACT US

服务热线:

邮箱地址:

guang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