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趋势:预计2023年将增长至80亿元--QYResearch
发布日期:2024-11-21
根据QY Research(恒州博智)发表的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从2016年的2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72.4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80亿元左右。
一、聚酰亚胺薄膜行业概览
1. 定义与重要性
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被誉为“黄金薄膜”,是聚酰亚胺产业的核心产品。其凭借卓越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化学稳定性以及出色的耐辐照、耐腐蚀、耐高低温特性,在航空航天、微电子、原子能、电气绝缘、液晶显示、膜分离技术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潜力。PI薄膜不仅是目前全球性能最优异的薄膜类绝缘材料之一,同时也是价格最为昂贵的薄膜材料之一,与碳纤维、芳纶纤维并列为制约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三大关键高分子材料。
聚酰亚胺(PI)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CO-NR-CO-),产品形态多样,包括薄膜、泡沫、纤维、光敏型聚酰亚胺与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等,其中PI薄膜占比超过70%。作为特种工程材料,PI位于材料金字塔的顶端,被誉为高分子材料的巅峰之作,甚至有业内人士断言:“没有聚酰亚胺,就没有今天的微电子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起,各国便纷纷将聚酰亚胺的研发、应用纳入21世纪最具希望的工程塑料之列。
2. 生产制造工艺
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线涵盖了原料预处理、挤出成型、拉伸、冷却固化等多个环节,其中拉伸工艺尤为关键,它能显著提升薄膜的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和透明度。拉伸过程通常分为一次拉伸和二次拉伸两个阶段,通过逐步拉伸至目标尺寸,优化薄膜性能。
在制造方法上,聚酰亚胺薄膜在亚胺化前需进行制膜成型,主要成型方法包括流延法、流延拉伸法(双轴定向拉伸法)、浸渍法(铝箔上胶法)、喷涂法、挤出法和沉积法等。国际市场上,流延法和流延拉伸法较为常用,尤其是流延拉伸法,常用于制备高性能PI薄膜。在国内市场,流延法及浸渍法工艺相对成熟,但浸渍法因绝缘性能不佳而逐渐被淘汰。喷涂法、挤出法及沉积法等高技术难度方法则主要由日本先进企业掌握。
在亚胺化方面,PI薄膜的合成工艺主要有热亚胺化法和化学亚胺化法两种。热亚胺化法通过加热聚酰胺酸至一定温度,使其脱水环化,适用于生产电子级以下的PI薄膜,工艺简单但性能有限。化学亚胺化法则在低温下向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脱水剂和触媒,快速混合后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脱水环化,适用于生产电子级及以上的PI薄膜,成品性能更佳,但工艺复杂。目前,国内90%的生产厂家采用热亚胺化法,而国外已基本完成化学亚胺化法的替代。
二、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电子级PI薄膜占据主导
PI薄膜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宇宙飞船、火箭导弹、原子能、电子电器工业等多个领域。随着这些市场的不断发展,PI薄膜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近年来,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从2016年的2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72.4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80亿元左右。
从细分结构来看,PI薄膜可分为电工PI膜、电子PI膜、热控PI膜、特种级PI膜等。不同级别的PI薄膜价格差异显著,高端电子级PI薄膜价格最高。在2022年的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中,电子级PI薄膜占比最高,市场规模达到26.3亿元,约占38%的市场份额;其次为特种级PI薄膜、热控PI膜和电工PI膜,占比分别为36%、14%和12%。
三、高端PI薄膜国产率较低,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自主研发PI薄膜的生产工艺,至今已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已有桂林电器、山东万达微电子、株洲时代、深圳瑞华泰等多家企业具备PI薄膜的生产能力或规划生产,基本实现了电子级以下PI薄膜的自给自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制造过程相对简单的电工级PI薄膜领域实现了大规模生产,产品质量全球领先,但在高端电子级PI薄膜领域仍高度依赖进口,进口依存度高达80%。美、日、韩企业占据了整个行业近80%的产能,其中杜邦、东丽、钟渊和宇部等海外公司占据了主要市场。同时,我国在CPI薄膜领域的专利技术储备量也偏低,仅占全球PI薄膜专利申请量的2.6%左右。
从当前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来看,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国产替代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高性能PI薄膜,作为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卡脖子”材料,国产化需求迫切。全球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90%以上的市场份额掌握在美国、日本、韩国生产商手中。而我国在高性能PI薄膜领域的国产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热控领域的国产占有率不到20%,电子领域的国产占有率不到10%。因此,我国高性能PI薄膜的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四、国产进程加速,PI薄膜进口替代逐步实现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聚酰亚胺薄膜行业相关企业正逐步完善核心技术体系,国产替代进程加速。鼎龙科技、瑞华泰、国风新材、时代华鑫等国内公司相继扩增聚酰亚胺产品,促进了国内聚酰亚胺薄膜行业的发展。随着这些企业制造商的加速发展,研发生产经验的积累,国内企业逐步打破海外垄断,国产化PI薄膜逐渐实现进口替代。
其中,时代华鑫建成了国内首条化学亚胺法PI薄膜生产线,成功实现了高性能PI膜的“中国制造”,破解了困扰国内高分子化工行业几十年的难题。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销量已占全球市场的6%,标志着国产PI薄膜厂商正式跨入全球竞争行列。此外,多家国内企业也在积极扩产布局,提升产能,以满足国内外高尖端技术产业对PI薄膜的需求。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QY Research(恒州博智)发布的《2024-2030中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恒州博智(QYR)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系列专业服务,涵盖市场调查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IPO 咨询以及商业计划书等多个方面,以专业的素养和精准的服务,为客户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助力客户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聚酰亚胺薄膜行业概览
1. 定义与重要性
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被誉为“黄金薄膜”,是聚酰亚胺产业的核心产品。其凭借卓越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化学稳定性以及出色的耐辐照、耐腐蚀、耐高低温特性,在航空航天、微电子、原子能、电气绝缘、液晶显示、膜分离技术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潜力。PI薄膜不仅是目前全球性能最优异的薄膜类绝缘材料之一,同时也是价格最为昂贵的薄膜材料之一,与碳纤维、芳纶纤维并列为制约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三大关键高分子材料。
聚酰亚胺(PI)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CO-NR-CO-),产品形态多样,包括薄膜、泡沫、纤维、光敏型聚酰亚胺与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等,其中PI薄膜占比超过70%。作为特种工程材料,PI位于材料金字塔的顶端,被誉为高分子材料的巅峰之作,甚至有业内人士断言:“没有聚酰亚胺,就没有今天的微电子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起,各国便纷纷将聚酰亚胺的研发、应用纳入21世纪最具希望的工程塑料之列。
2. 生产制造工艺
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线涵盖了原料预处理、挤出成型、拉伸、冷却固化等多个环节,其中拉伸工艺尤为关键,它能显著提升薄膜的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和透明度。拉伸过程通常分为一次拉伸和二次拉伸两个阶段,通过逐步拉伸至目标尺寸,优化薄膜性能。
在制造方法上,聚酰亚胺薄膜在亚胺化前需进行制膜成型,主要成型方法包括流延法、流延拉伸法(双轴定向拉伸法)、浸渍法(铝箔上胶法)、喷涂法、挤出法和沉积法等。国际市场上,流延法和流延拉伸法较为常用,尤其是流延拉伸法,常用于制备高性能PI薄膜。在国内市场,流延法及浸渍法工艺相对成熟,但浸渍法因绝缘性能不佳而逐渐被淘汰。喷涂法、挤出法及沉积法等高技术难度方法则主要由日本先进企业掌握。
在亚胺化方面,PI薄膜的合成工艺主要有热亚胺化法和化学亚胺化法两种。热亚胺化法通过加热聚酰胺酸至一定温度,使其脱水环化,适用于生产电子级以下的PI薄膜,工艺简单但性能有限。化学亚胺化法则在低温下向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脱水剂和触媒,快速混合后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脱水环化,适用于生产电子级及以上的PI薄膜,成品性能更佳,但工艺复杂。目前,国内90%的生产厂家采用热亚胺化法,而国外已基本完成化学亚胺化法的替代。
二、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电子级PI薄膜占据主导
PI薄膜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宇宙飞船、火箭导弹、原子能、电子电器工业等多个领域。随着这些市场的不断发展,PI薄膜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近年来,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从2016年的2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72.4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80亿元左右。
从细分结构来看,PI薄膜可分为电工PI膜、电子PI膜、热控PI膜、特种级PI膜等。不同级别的PI薄膜价格差异显著,高端电子级PI薄膜价格最高。在2022年的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中,电子级PI薄膜占比最高,市场规模达到26.3亿元,约占38%的市场份额;其次为特种级PI薄膜、热控PI膜和电工PI膜,占比分别为36%、14%和12%。
三、高端PI薄膜国产率较低,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自主研发PI薄膜的生产工艺,至今已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已有桂林电器、山东万达微电子、株洲时代、深圳瑞华泰等多家企业具备PI薄膜的生产能力或规划生产,基本实现了电子级以下PI薄膜的自给自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制造过程相对简单的电工级PI薄膜领域实现了大规模生产,产品质量全球领先,但在高端电子级PI薄膜领域仍高度依赖进口,进口依存度高达80%。美、日、韩企业占据了整个行业近80%的产能,其中杜邦、东丽、钟渊和宇部等海外公司占据了主要市场。同时,我国在CPI薄膜领域的专利技术储备量也偏低,仅占全球PI薄膜专利申请量的2.6%左右。
从当前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来看,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国产替代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高性能PI薄膜,作为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卡脖子”材料,国产化需求迫切。全球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90%以上的市场份额掌握在美国、日本、韩国生产商手中。而我国在高性能PI薄膜领域的国产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热控领域的国产占有率不到20%,电子领域的国产占有率不到10%。因此,我国高性能PI薄膜的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四、国产进程加速,PI薄膜进口替代逐步实现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聚酰亚胺薄膜行业相关企业正逐步完善核心技术体系,国产替代进程加速。鼎龙科技、瑞华泰、国风新材、时代华鑫等国内公司相继扩增聚酰亚胺产品,促进了国内聚酰亚胺薄膜行业的发展。随着这些企业制造商的加速发展,研发生产经验的积累,国内企业逐步打破海外垄断,国产化PI薄膜逐渐实现进口替代。
其中,时代华鑫建成了国内首条化学亚胺法PI薄膜生产线,成功实现了高性能PI膜的“中国制造”,破解了困扰国内高分子化工行业几十年的难题。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销量已占全球市场的6%,标志着国产PI薄膜厂商正式跨入全球竞争行列。此外,多家国内企业也在积极扩产布局,提升产能,以满足国内外高尖端技术产业对PI薄膜的需求。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QY Research(恒州博智)发布的《2024-2030中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恒州博智(QYR)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系列专业服务,涵盖市场调查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IPO 咨询以及商业计划书等多个方面,以专业的素养和精准的服务,为客户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助力客户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