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娱乐系统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1年我国市场规模增长至370.53亿元--QYResearch
据QYResearch的市场调研报告《2022-2028全球与中国车载娱乐系统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这份报告提供车载娱乐系统市场的基本概况,包括定义,分类,应用和产业链结构,同时还讨论发展政策和计划以及制造流程和成本结构,分析车载娱乐系统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市场趋势,并从生产与消费两个角度来分析车载娱乐系统市场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
车载娱乐是汽车电子器件的一部分,主要是用在娱乐这一方面。全球比较出名的车载娱乐品有哈曼、阿尔派、歌乐等,以下是2022年车载娱乐行业数据统计。
车载娱乐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成本占比较大,达到70%左右,主要包括芯片、显示屏等。车载娱乐行业数据统计指出,其中,芯片是车载娱乐系统的核心元器件,我国芯片生产实力弱,市场主要被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等国外企业所占据。
近几年,我国车载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从2015年的市场规模197.13亿元,到2021年增长到了370.53亿元。QYResearch行业分析指出,车载信息系统是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一大重点,其市场潜力相当惊人。
从产品技术层面上看,车载娱乐系统是不同硬件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芯片在产业链处于较核心的地位。普遍情况下,终端集成厂商芯片通过外购获得,芯片供应商主要包括 NXP、意法半导体、英飞凌、联发科、德州仪器等国外厂商。
从硬件层面来看, 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半导体元器件、控制器、分立器件、 FPC、触摸屏、显示器等。除此之外,产业链还包括操作系统、内容服务、通讯服务、以及服务商 TSP。
外资与合资品牌的车载娱乐系统主要由国际零部件厂商供应,如博世、大陆、松下等,国内厂商前装供应比重较低,国内厂商主要为自主品牌配套,凭借着产品的性价比和快速响应的能力,国内厂商在自主车企配套上占据了大部分的比重,在自主品牌市场站稳了地位之后,国内厂商开始积极地向合资品牌渗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德赛西威和华阳集团等。
现阶段,全球车载娱乐系统市场由传统Tier1和外资电子企业主导。具体来看,传统Tier1拥有资源和背景,能够加速向智能网联方向转型,代表企业有博世、大陆、电装等;电子企业凭借自身技术和品牌效应向汽车领域拓展,逐渐成为IVI行业的主要力量,主要代表有哈曼、阿尔派、歌乐等。
哈曼:哈曼国际是全球领先的音响产品制造商,处于全球音响的研发和制造领域里的领导地位。车载娱乐行业数据统计指出,作为一家领先的高级音响和信息娱乐解决方案的全球提供商,哈曼致力于在各个领域研发创新、专业音响产品的生产及信息娱乐系统的完善,并将产品销售至汽车市场、大众消费市场以及专业音响市场。
阿尔派:在汽车多媒体方面,业务领域我们确立车内多媒体系统作为基本的业务领域。将多媒体系统定义为“AVNC+D”, A-Audio音响,V-Visual影像,N-Navigation导航,C-Communication通信和D-Drive Assist驾驶辅助。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报告《2022-2028全球与中国车载娱乐系统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