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预计2022年我国市场规模将达1395亿元--QYResearch
据QYResearch的市场调研报告《2022-2028中国种子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这份报告提供种子市场的基本概况,包括定义,分类,应用和产业链结构,同时还讨论发展政策和计划以及制造流程和成本结构,分析种子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市场趋势,并从生产与消费两个角度来分析种子市场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
种子在农林行业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国种子行业从惨淡到现在的丰富,走过许多弯路,现在已经发展的非常好了,企业融资事件也是越来越多,以下是2022年2022年种子行业分析。
种子行业分析指出,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种业市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初步建立并缓慢发展。育种技术方面,我国杂交育种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对于目前国际种业研发中主流的生物育种技术,我国目前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大规模商业化虽仍需时日,但市场空间巨大。
2016以后,我国蔬菜种子库存过剩,国家提出了以“调面积、减价格和减库存”为主的供给侧改革,蔬菜种子行业市场开始承压。2019年我国蔬菜种子整体市场规模迎来拐点,结束2017、2018年的下滑,同比略微增长,达到1356亿元。2021年,我国种子行业在蔬菜种子需求扩大的带动下,市场规模保持缓慢增长,种子行业分析预测,2022年我国种子市场规模将达1395亿元。
预计到2025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732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5.8%,在全球市场占比将提升至21.37%。我国种业市场规模未来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生物育种、消费升级拉动高端蔬菜种子需求快速增长等。初步统计,至2027年,我国种子行业市场规模达1903亿元。
目前,我国种子行业存续/在业企业数量众多,超过为24万家,截至2022年6月16日,企业分布呈现一定区域集群特征,分布数量最多的省份分别为山东、江苏、浙江等。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种子行业代表性企业分布范围较广,包括新疆、安徽、广东、北京、湖南、黑龙江、甘肃等。其中,新疆、安徽、广东、北京兼具布局中游种子生产及下游种植业的企业。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销售来看,我国种子销售收入前5名(CR5)企业(即隆平高科、北大荒垦丰种业、荃银高科、广东鲜美种苗与登海种业)2021年种子销售收入合计为74.30亿元,市场份额占比仅为10.6%。种子行业分析指出,与全球种业的市场集中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未来五年,采用生物技术的玉米种子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发展,同时随着中产阶级人数的不断增加和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高端蔬菜种子需求也将快速提升。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报告《2022-2028中国种子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