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行业调研:2022年人造毛皮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价格分析--QYResearch
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的人造毛皮市场将呈现井喷式发展,消费者对于本土人造毛皮品牌的需求量也会更加明显。对于国内的人造毛皮品牌来说,未来中国的人造毛皮市场潜能巨大。
人造毛皮是指外观类似动物毛皮的长毛绒型织物。绒毛分两层,外层是光亮粗直的刚毛,里层是细密柔软的短绒,制造方法有针织、机织和簇绒毛皮等。常用人造毛皮制造大衣、服装衬里和装饰品等。人造毛皮保暖性虽不及真毛皮,但轻柔、美观,可制成仿兽毛美观花纹,且可进行干洗和防燃处理。
从产业链角度看,毛皮行业上游主要包括水貂、狐狸、貉、牛、羊等毛皮动物的养殖;中游为毛皮加工制造业;下游主要应用于服装、披肩、帽子、手套等行业。
改革开放以前,人造毛皮产业主要集中在韩国、美国、意大利等纺织强国,80年代初期一批优秀的韩国人造毛皮企业开始在中国沿海投资建厂,人造毛皮主要集中在山东地区。90年代初期,浙江的民营企业家涉足人造毛皮产业,主要集中在宁波的慈溪和嘉兴的嘉善。慈溪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人造毛皮的生产基地,人造毛皮企业已发展到200余家,生产量约占全国的70%,占到全世界的60%左右。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服饰时尚潮流的追求更为热烈,人造毛皮及其制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进口人造毛及其制品389吨,出口4409吨,进口金额为6.16百万美元,出口金额为60.81百万美元,出口量及出口金额远大于进口。
从进口情况来看,近三年人造毛皮进口数量及金额出现大幅下降,而人造毛皮制品进口数量及金额大幅上升,2021年增速分别高达34倍和3倍,人造毛皮制品进口已远超人造毛皮进口。2021年人造毛皮进口量及金额分别为52吨和66万美元,人造毛皮制品进口量及金额分别为338吨和550万美元。
从人造毛皮行业发展的历程来看,我国人造毛皮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标准化养殖程度不高,养殖户市场信息落后,行业标准缺乏,养殖过程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等。纵观这些年,尽管人造毛皮市场面临短期内供需失衡的现状,我国人造毛皮行业也逐渐开始走向规范化与国际化。
预计未来几年,由于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和中国政府扩内需政策的实施,人造毛皮行业内外销比重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人造毛皮行业国内外市场布局将实现新的平衡,国内市场将迎来人造毛皮行业发展的增速期。
以上数据参考QYResearch出版的完整报告《2022-2028全球与中国人造毛皮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我们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市场调查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IPO咨询、商业计划书等服务,尤其是化工和机械领域构筑了为客户解决统计局、海关、协会等官方单位无法统计到的细分产品数据,这也是在行业内始终处于不可动摇的专业优势的理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