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和振荡器行业规模预测,2030年全球规模将达到7,326百万美元--QYResearch
发布日期:2024-06-14
晶体和振荡器,英文名为Crystal,它是时钟电路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向显卡、网卡、主板等配件的各部分提供基准频率,它就像个标尺,工作频率不稳定会造成相关设备工作频率不稳定,自然容易出现问题。晶振还有个作用是在电路产生震荡电流,发出时钟信号。
晶体和振荡器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十四五期间,2019年全球晶体和振荡器市场规模为3,041百万美元,根据本公司最新调研显示,2023年全球晶体和振荡器市场规模为3,576百万美元,2019-2023这五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13%。
十五五之后,预计到2030年全球规模将达到7,326百万美元,2024至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0.26%。


晶体和振荡器的主要作用是计时、唤醒以及提供基准频率。此前 3G/4G 主要针对手机等消费端应用场景,而到了5G,真正实现了万物互联,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慧城市、物联网、医疗电子、工业控制等新兴市场蓬勃发展,行业成长空间被打开,未来3-5年将进入加速成长期。
全球晶体和振荡器主要生产企业包含Seiko Epson Corp,台湾晶技,NDK,KCD,KDS,Microchip,SiTime,泰晶科技,Rakon,村田製作所和加高电子等。2023年Seiko Epson为全球最大的晶体和振荡器生产企业,企业营业额达到404.82百万美元,占全球晶体和振荡器总市场的11.32%,其次是NDK,2023年其晶体和振荡器营业额达到了318.55百万美元,约占全球晶体和振荡器总市场的8.91%。中国本土头部厂商份额占比相对较低,较国际市场头部厂商占比仍有很大差距,随着国产化趋势与疫情限制海外厂商出货,海外厂商将让出部分市场份额,国内厂商将有机会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多经营空间。
报告中,晶体和振荡器按类型主要分为晶体谐振器和晶体振荡器,其中晶体谐振器是主要的类型,2023年全球晶体谐振器市场规模为1,840.87百万美元,约占了全球市场的51.48%。随着 2019年中国正式颁发5G牌照,成为全球第一批进行5G商用的国家,5G技术的运用开始正式走入日常生活,2020年,中国新增5G连接数超过2亿,双模5G基站总数超过70万个。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5G网络建设,5G即将渗透至各个角落,催生一系列应用场景,而作为基础电子元件的石英晶体和振荡器,将广泛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的新设备链接。
晶体和振荡器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行业技术水平特点:晶体和振荡器行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与其配套的上下游产业较为成熟。其技术水平呈现以下特点:
(1 )微型机电工艺及其他技术集成度较高
微型机电技术(MEMS)使得小型电子类产品组件生产精细化成为可能,促进晶体和振荡器产品实现了自动化规模生产。微型机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一定的难度,成为晶体和振荡器行业技术研发的前沿。另外,结合微型机电、图像识别、溅射技术、离子刻蚀、激光和半导体等相关技术,晶体和振荡器行业制造更加微型化、片式化和低功耗产品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且将不断成熟。
(2 )节能技术匹配要求提高
近年来鼓励节能成为世界各国的政策导向,下游应用市场的低功耗产品需求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电子产品的多功能模式也逐渐增多,组件功耗增加,客观上与节能需求相悖,因此减少组件能耗成为现实的技术要求。在此背景下,晶体和振荡器产品技术发展需要与其他电子产品组件低功耗发展相匹配。
(3 )自主研发及集成创新能力要求高
本行业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上下游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各厂商需要不断提高自主研发及集成创新能力,顺应下游市场的需求变化,在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水平的同时增强新技术的消化和接纳能力,适应新产品开发要求。
晶体和振荡器行业发展趋势
技术驱动产业升级发展
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特点,石英晶体的生产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对产品品质要求苛刻,如频率误差范围、封装质量等,同时,石英晶体的设计工艺并非标准化,为扩大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需要多年时间与技术积累,并需要配套研制新设备、摸索新工艺以达到快速、高效的生产能力,关键技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专业研发与生产技术人员等配置要素影响产业发展。
产品向着小尺寸、高精度、低功耗的特点发展
随着5G、蓝牙、WIFI、GNSS 等无线通信技术革新与标准升级,物联网的高速发展,提出高容量、高速率的信号传输要求,需要性能更平稳、输出频率更稳定的石英晶体元器件,晶体和振荡器呈现片式化(SMD)、微型化、低功耗和高精度的发展趋势。各行业推行节能、低能耗绿色产品、移动终端、智能穿戴等电子产品,石英晶体和振荡器也朝着低电压、小电流、低功耗的方向发展,特别是 kHz 产品,其小尺寸、超低功耗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资料来源QYResearch调研机构最新出版的【2024-2030全球及中国晶体和振荡器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完整版报告。
注:著作权归QY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QYResearch(QYResearch)调研基于研究团队收集到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研究过程综合考虑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竞争格局、历史数据、行业现状、技术革新、行业相关技术发展、市场风险、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端、供给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细分数据、进出口及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
晶体和振荡器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十四五期间,2019年全球晶体和振荡器市场规模为3,041百万美元,根据本公司最新调研显示,2023年全球晶体和振荡器市场规模为3,576百万美元,2019-2023这五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13%。
十五五之后,预计到2030年全球规模将达到7,326百万美元,2024至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0.26%。


晶体和振荡器的主要作用是计时、唤醒以及提供基准频率。此前 3G/4G 主要针对手机等消费端应用场景,而到了5G,真正实现了万物互联,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慧城市、物联网、医疗电子、工业控制等新兴市场蓬勃发展,行业成长空间被打开,未来3-5年将进入加速成长期。
全球晶体和振荡器主要生产企业包含Seiko Epson Corp,台湾晶技,NDK,KCD,KDS,Microchip,SiTime,泰晶科技,Rakon,村田製作所和加高电子等。2023年Seiko Epson为全球最大的晶体和振荡器生产企业,企业营业额达到404.82百万美元,占全球晶体和振荡器总市场的11.32%,其次是NDK,2023年其晶体和振荡器营业额达到了318.55百万美元,约占全球晶体和振荡器总市场的8.91%。中国本土头部厂商份额占比相对较低,较国际市场头部厂商占比仍有很大差距,随着国产化趋势与疫情限制海外厂商出货,海外厂商将让出部分市场份额,国内厂商将有机会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多经营空间。
报告中,晶体和振荡器按类型主要分为晶体谐振器和晶体振荡器,其中晶体谐振器是主要的类型,2023年全球晶体谐振器市场规模为1,840.87百万美元,约占了全球市场的51.48%。随着 2019年中国正式颁发5G牌照,成为全球第一批进行5G商用的国家,5G技术的运用开始正式走入日常生活,2020年,中国新增5G连接数超过2亿,双模5G基站总数超过70万个。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5G网络建设,5G即将渗透至各个角落,催生一系列应用场景,而作为基础电子元件的石英晶体和振荡器,将广泛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的新设备链接。
晶体和振荡器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行业技术水平特点:晶体和振荡器行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与其配套的上下游产业较为成熟。其技术水平呈现以下特点:
(1 )微型机电工艺及其他技术集成度较高
微型机电技术(MEMS)使得小型电子类产品组件生产精细化成为可能,促进晶体和振荡器产品实现了自动化规模生产。微型机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一定的难度,成为晶体和振荡器行业技术研发的前沿。另外,结合微型机电、图像识别、溅射技术、离子刻蚀、激光和半导体等相关技术,晶体和振荡器行业制造更加微型化、片式化和低功耗产品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且将不断成熟。
(2 )节能技术匹配要求提高
近年来鼓励节能成为世界各国的政策导向,下游应用市场的低功耗产品需求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电子产品的多功能模式也逐渐增多,组件功耗增加,客观上与节能需求相悖,因此减少组件能耗成为现实的技术要求。在此背景下,晶体和振荡器产品技术发展需要与其他电子产品组件低功耗发展相匹配。
(3 )自主研发及集成创新能力要求高
本行业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上下游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各厂商需要不断提高自主研发及集成创新能力,顺应下游市场的需求变化,在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水平的同时增强新技术的消化和接纳能力,适应新产品开发要求。
晶体和振荡器行业发展趋势
技术驱动产业升级发展
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特点,石英晶体的生产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对产品品质要求苛刻,如频率误差范围、封装质量等,同时,石英晶体的设计工艺并非标准化,为扩大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需要多年时间与技术积累,并需要配套研制新设备、摸索新工艺以达到快速、高效的生产能力,关键技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专业研发与生产技术人员等配置要素影响产业发展。
产品向着小尺寸、高精度、低功耗的特点发展
随着5G、蓝牙、WIFI、GNSS 等无线通信技术革新与标准升级,物联网的高速发展,提出高容量、高速率的信号传输要求,需要性能更平稳、输出频率更稳定的石英晶体元器件,晶体和振荡器呈现片式化(SMD)、微型化、低功耗和高精度的发展趋势。各行业推行节能、低能耗绿色产品、移动终端、智能穿戴等电子产品,石英晶体和振荡器也朝着低电压、小电流、低功耗的方向发展,特别是 kHz 产品,其小尺寸、超低功耗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资料来源QYResearch调研机构最新出版的【2024-2030全球及中国晶体和振荡器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完整版报告。
注:著作权归QY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QYResearch(QYResearch)调研基于研究团队收集到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研究过程综合考虑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竞争格局、历史数据、行业现状、技术革新、行业相关技术发展、市场风险、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端、供给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细分数据、进出口及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