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市场报告:市场规模、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QYResearch
环氧树脂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是由基础环氧树脂深加工制成,具有优异的强度重量比、耐高温和耐腐蚀等特性,能满足风力发电机叶片的要求。风电叶片的生产多使用含有纤维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及碳纤维)、塑料聚合物(聚酯及环氧乙烯树脂)、夹心材料(PVC及PET等)和涂层(聚氨酯)等复合材料。
市场竞争优势主要依靠体量而非技术优先
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发展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是占据市场领导位置的企业主要依靠的是体量优势而非技术优势。不能说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的市场门槛很低,但是目前主要企业的毛利率表明该行业盈利主要依赖高销售量而非技术壁垒和配套壁垒。未来环氧树脂发展的总体趋势生产趋向集中,主要玩家市场份额稳定,产品向系列化、功能化发展,质量普遍提高,强化特种树脂和配套助剂的开发。
产业链整合的成本优势使得中国风电叶片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带动了配套企业的发展
2000年以前,中国风电叶片行业原材料除玻璃纤维外,从模具树脂,表面胶衣,到叶片产品树脂,胶黏剂,芯材,工艺辅材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叶片技术也垄断在国外厂商手中。后来随着中国风电叶片企业技术进步以及低成本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下游整机厂商对叶片进行自产,叶片产品的设计逐步从叶片企业转移到了整机企业。技术的跨越使叶片无论从长度还是性能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2021年以来,中国陆上和海上风机的成本价格呈跳崖式下降,行业的竞争也进入高度市场化阶段,叶片行业的竞争更是白热化,而这个白热化更是助力叶片长度呈现跳跃式发展。2021-2022年以来,100m以上的海上风电叶片,在中国风电行业已是随处可见。目前,全球60-70%以上的风电叶片在中国生产,国际领军企业的主要工厂也在中国,整个产业链的蓬勃需求使得市场对环氧树脂的需求倍增。
风电叶片拉挤工艺大势所趋,市场需求将带动拉挤树脂的增长
拉挤成型工艺是一种连续生产固定截面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在叶片制造过程中采用以高性能环氧树脂为基体、玻璃纤维/碳纤维为增强材料的拉挤板材或将成为主流方案,拉挤大梁在风电叶片领域的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风电部件向拉挤工艺的持续转变将推动对拉挤技术需求的显著增加。
拉挤工艺的优点主要表现为:(1)模量更高、强度更强;(2)通过拉挤工艺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纤维体积含量,减轻了主体承载部分的质量;(3)自动化程度高、材料成本更低,并通过标准件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产品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使总成本得到降低;(4)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和最后组装整体成型的生产成本;(5)拉挤梁片极少有边角废料。由于对风电发电机组发电容量要求的逐渐提高,相应叶片尺寸也要逐步增大,对于材料重量、强度及刚度性能要求也具有更高的标准,为此在叶片制造过程中采用以高性能环氧树脂为基体、玻璃纤维/碳纤维为增强材料的拉挤板材或将成为主流方案。
风电行业的发展是战略性需求,各个国家正在进一步的调整能源结构
俄乌战争引发的全球能源危机,对世界正产生着深远影响,其深度和复杂性前所未见。除了对全球产业链和地缘政治有深刻影响外,也为可再生能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对一些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来说,化石燃料供应中断,凸显了本土可再生能源电力在能源安全方面的优势,这促进许多国家加强了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与此同时,全球化石燃料的价格高企提高了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相对于其他燃料的竞争力。
国际能源署(IEA)在其最新发布的《2022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中,用详实的数据证明,在全球能源危机的推动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正在急剧地加速。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内,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将增加2400吉瓦,这一增量相当于中国目前的全部电力装机容量,比去年预测高出30%,是IEA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上调。此外,报告还预期全球电力结构将出现重大转变,可再生能源将在2025年初取代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在全球能源结构转换的变化下,最近几年风电行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装机量高速增长。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双重作用下,风电产业已成为中国可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领先优势的产业,大力发展风电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叶片大型化和轻量化将使得更高强度的环氧树脂变得更为重要
全面平价以来,大兆瓦风机助力降本增效成为业内公认的主要途径,机组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更大、更高、更长成为主流发展趋势。近年来,陆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突破,主流机型向5MW至7MW持续迈进,多家整机制造企业7MW至8MW机型陆续下线并吊装,部分9MW级机型已推出。海上风电机组迈入双位数时代,11MW级风电机组已批量化应用,16MW至18MW级风电机组相继下线。
环氧树脂的激烈竞争将使得部分企业有可能向上延伸产业链
当前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市场竞争激烈,大部分企业的净利润并不高。在全国日益激烈竞争的环氧树脂市场中,未来不排除部分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向上延伸产业链,建立完整的配套生产单体从而提高利润。在过去,风电叶片呈现非常典型的周期波动,大部分企业不愿意建立上游工厂。如未来全球的叶片的年均需求量稳定在100 GW以上,则建立上游工厂是有利可图的。环氧树脂行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产品质量及价格透明度得以不断提升。例如扬农集团对包括环氧氯丙烷在内的环氧树脂产业链进行了一体化布局。
目前,全球能源正在向高效、清洁、多元化的方向飞速发展。风电基于其丰富的资源储备、高度的环境友好性、持续的技术进步以及显著的度电成本下降,在全球主要国家已实现了大规模的产业化运营,已然成为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来源之一。风电叶片的生产多使用含有纤维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及碳纤维)、塑料聚合物(聚酯及环氧乙烯树脂)、夹心材料(PVC及PET等)和涂层(聚氨酯)等复合材料。环氧树脂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强度重量比、耐高温和耐腐蚀等特性,能满足风力发电机叶片的要求。
根据QYResearch统计及预测,2023年全球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6.43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27.6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93%(2024-2030)。
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3年市场规模为967.92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58.90%,预计2030年将达到1,678.93百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60.73%。
消费层面来说,目前中国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2023年占有69.58%的市场份额,之后是欧洲和 北美,分别占有13.14% 和 10.27%。预计未来几年,印度地区增长最快,2024-2030期间CAGR大约为9.97%。
生产端来看,中国和欧洲是两个重要的生产地区,2023年分别占有70.26% 和 14.27%的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几年,印度地区将保持最快增速,预计2030年份额将达到5.72%。
目前,全球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市场集中度较高,环氧树脂主要产地在中国、欧洲和美国,中国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的生产商主要包括道生天合、上纬、惠柏新材料、博汇新材料等,国外主要生产企业有Westlake Chemical、埃迪亚贝拉、欧林等。在全球市场上,TOP 3占据了约58.55%的市场份额,道生天合是全球市场的领导者,在2023年,占据了全球25.85%的收入市场份额。
尽管存在竞争问题,但由于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明显,投资者仍对此领域持乐观态度。未来,发达国家的市场将有一定的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将有更快的增长速度。供应商应认识到新兴市场和潜在应用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并努力加强其销售和分销网络来渗透这一市场。 未来,根据预测,由于其潜在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加入该行业。因此,课题组对该行业持有乐观态度。但是,课题组认为,没有下游买家的支持;深入加工产品的能力,较为强大的营销渠道和方式,课题组不建议企业进入这个行业。此外,今天的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需要企业能够降低成本并提高产量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 对于真正蓬勃发展的企业而言,领导开发并将产品更快地推向市场的能力也至关重要。
资料来源QYResearch调研机构最新出版的【2024-2030全球与中国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完整版报告,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19至2023年,预测数据为2024至2030年。
注:著作权归QY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QYResearch(QYResearch)调研基于研究团队收集到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研究过程综合考虑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竞争格局、历史数据、行业现状、技术革新、行业相关技术发展、市场风险、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端、供给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细分数据、进出口及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