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市场调查报告-行业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QYResearch
发布日期:2022-07-06
QYResearch(QYResearch)发布了【2022-2028全球与中国质子交换膜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质子交换膜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17至2021年,预测数据为2022至2028年。
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关键产品(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核心部件,对电池性能起着关键作用。它不仅具有阻隔作用,还具有传导质子的作用。
质子交换膜行业目前现状分析
【PEM 的作用和要求】在PEMFC中,PEM是整个电池的核心,其主要有以下4点关键作用:质子传导媒介、电极反应介质、催化剂载体、阴极和阳极反应物隔离物。PEM的质量有以下7个量度:(1)热稳定性高,高温下不易降解;(2)燃料和氧化剂渗透性低,原材料使用率高;(3)尺寸稳定性好,以保证燃料电池在实际使用时干态、湿态的转换过程不会发生过大的形态变化;(4)质子传导率高,以满足商用标准;(5)有良好的机械强度;(6)要求化学、电化学稳定性强,以提高电池工作寿命;(7)有适当的性价比,以满足商用要求。
【市场情况】质子交换膜主要应用于氯碱工业和燃料电池两大领域,其在氯碱工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且较为成熟,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得到充分肯定。在国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处于商业化示范应用阶段,目前已涉及移动电源、笔记本电源、摄像机与手机电源等小型电源领域,车辆、小游艇、潜艇等交通领域。更大的规模化市场需求正在扩展,因此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增长潜力巨大。对国内来说,燃料电池只在车辆、小游船、移动式电源等小型移动电源领域有示范应用,距离商业化应用距离较大,与国外差距较大。
【研究现状】目前,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在国内外应用最广泛。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具有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在湿度大的条件下导电率高;低温时电流密度大,质子传导电阻小等优点,但是在某些地方存在缺点,如高温时膜易发生化学降解,质子传导性变差;单体合成困难,成本高;用于甲醇燃料电池时易发生甲醇渗透等。针对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的不足,产学界也正在研究其他类型的质子交换膜,如部分氟化聚合物膜、新型非氟聚合物膜、复合膜等。
全球质子交换膜市场规模总体分析
质子交换膜的合成步骤主要分为两大步骤,首先,采用全氟乙烯基醚和四氟乙烯共聚的方法来合成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前驱体;然后前驱体经熔融挤出法来完成成膜工序。特殊情况下,会把全氟磺酸膜(PFSA)和聚四氟乙烯(PTFE)进行复合来增强膜的机械强度。
全氟磺酸质子膜(PFSIEM)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挤出成型、溶液成型、复合成型。采用全氟磺酸树脂熔融挤出成型,不仅厚度均匀,生产效率高,而且树脂熔融时破坏性小,产品质量稳定,成型工艺最为优异。美国杜邦公司第一代PFSIEM工业化制造技术采用的是挤出压延法,目前该技术仅被美国和日本少数国家所掌握,国内的加工技术还不够成熟。

2021年,全球质子交换膜市场销售额达到了979.14百万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2,530.81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4.22%(2022-2028)。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增长最快,2022-2028期间CAGR大约为16.42%。
消费层面来说,目前北美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2021年占有32.61%的市场份额,之后是中国和欧洲,分别占有26.60%和21.95%。
从产品产品类型方面来看,目前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在国内外应用最广泛,2021年占有89.67%的市场份额,市场收入达到877.96百万美元。同时就应用来看,燃料电池在2021年份额大约是74.78%,市场收入达到732.15百万美元,未来几年CAGR(2022-2028)大约为14.69%。
从生产商来说,全球范围内,质子交换膜核心厂商主要包括Gore、Chemours、Asahi Kasei、AGC、东岳集团等。2021年,全球前三厂商分别为Gore、Chemours、Asahi Kasei,合计市场份额占比75.78%;全球前五厂商分别为Gore、Chemours、Asahi Kasei、AGC、东岳集团,合计市场份额占比88.44%。
详情内容请参考《QYResearch | 质子交换膜市场分析》完整版报告。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QYResearch是全球市场研究报告领先出版商, 在化学、能源、汽车、医疗、大型机械设备、耐用消费品、农业、化妆品、电子、建筑、食品、服务业等研究领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市场调查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IPO咨询、商业计划书等服务。获取更多行业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YResearch
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关键产品(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核心部件,对电池性能起着关键作用。它不仅具有阻隔作用,还具有传导质子的作用。
质子交换膜行业目前现状分析
【PEM 的作用和要求】在PEMFC中,PEM是整个电池的核心,其主要有以下4点关键作用:质子传导媒介、电极反应介质、催化剂载体、阴极和阳极反应物隔离物。PEM的质量有以下7个量度:(1)热稳定性高,高温下不易降解;(2)燃料和氧化剂渗透性低,原材料使用率高;(3)尺寸稳定性好,以保证燃料电池在实际使用时干态、湿态的转换过程不会发生过大的形态变化;(4)质子传导率高,以满足商用标准;(5)有良好的机械强度;(6)要求化学、电化学稳定性强,以提高电池工作寿命;(7)有适当的性价比,以满足商用要求。
【市场情况】质子交换膜主要应用于氯碱工业和燃料电池两大领域,其在氯碱工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且较为成熟,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得到充分肯定。在国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处于商业化示范应用阶段,目前已涉及移动电源、笔记本电源、摄像机与手机电源等小型电源领域,车辆、小游艇、潜艇等交通领域。更大的规模化市场需求正在扩展,因此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增长潜力巨大。对国内来说,燃料电池只在车辆、小游船、移动式电源等小型移动电源领域有示范应用,距离商业化应用距离较大,与国外差距较大。
【研究现状】目前,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在国内外应用最广泛。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具有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在湿度大的条件下导电率高;低温时电流密度大,质子传导电阻小等优点,但是在某些地方存在缺点,如高温时膜易发生化学降解,质子传导性变差;单体合成困难,成本高;用于甲醇燃料电池时易发生甲醇渗透等。针对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的不足,产学界也正在研究其他类型的质子交换膜,如部分氟化聚合物膜、新型非氟聚合物膜、复合膜等。
全球质子交换膜市场规模总体分析
质子交换膜的合成步骤主要分为两大步骤,首先,采用全氟乙烯基醚和四氟乙烯共聚的方法来合成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前驱体;然后前驱体经熔融挤出法来完成成膜工序。特殊情况下,会把全氟磺酸膜(PFSA)和聚四氟乙烯(PTFE)进行复合来增强膜的机械强度。
全氟磺酸质子膜(PFSIEM)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挤出成型、溶液成型、复合成型。采用全氟磺酸树脂熔融挤出成型,不仅厚度均匀,生产效率高,而且树脂熔融时破坏性小,产品质量稳定,成型工艺最为优异。美国杜邦公司第一代PFSIEM工业化制造技术采用的是挤出压延法,目前该技术仅被美国和日本少数国家所掌握,国内的加工技术还不够成熟。

2021年,全球质子交换膜市场销售额达到了979.14百万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2,530.81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4.22%(2022-2028)。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增长最快,2022-2028期间CAGR大约为16.42%。
消费层面来说,目前北美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2021年占有32.61%的市场份额,之后是中国和欧洲,分别占有26.60%和21.95%。
从产品产品类型方面来看,目前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在国内外应用最广泛,2021年占有89.67%的市场份额,市场收入达到877.96百万美元。同时就应用来看,燃料电池在2021年份额大约是74.78%,市场收入达到732.15百万美元,未来几年CAGR(2022-2028)大约为14.69%。
从生产商来说,全球范围内,质子交换膜核心厂商主要包括Gore、Chemours、Asahi Kasei、AGC、东岳集团等。2021年,全球前三厂商分别为Gore、Chemours、Asahi Kasei,合计市场份额占比75.78%;全球前五厂商分别为Gore、Chemours、Asahi Kasei、AGC、东岳集团,合计市场份额占比88.44%。
详情内容请参考《QYResearch | 质子交换膜市场分析》完整版报告。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QYResearch是全球市场研究报告领先出版商, 在化学、能源、汽车、医疗、大型机械设备、耐用消费品、农业、化妆品、电子、建筑、食品、服务业等研究领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市场调查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IPO咨询、商业计划书等服务。获取更多行业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YResearch